第(2/3)页 “这钱你先拿着,也不从你工资里扣,到年底的时候从奖金里扣除,你抓紧时间办理工作关系吧,四月中旬我可能要带苏联一些技术人员回北辽,到时候你和我一起走就行。” “好,老板!那我走了。” 万峰用来形容一件事接着一件事的话是打走个拉屎的来了个放屁的。 这不这边刚把梁冰玉打发走,蒋明就乐呵呵地就来了。 “货到了,给钱!” 万峰翻了个白眼:“货在哪了我就给钱?” “马上就到了。” “就是到了不清点完了我怎么给你钱?给你一千块钱你干不?你要是同意我马上就给你钱,还是现金。” “你小子又学坏了,连蒋叔我都敢耍戏了,我二十多万的货你给我一千,你说我干不干?” “二十多万?这回货没少发呀,去年你一趟才十多万的货而已。” “这回还有一些新货,方便面我都发来了,五个车皮的货,在龙镇这次光汽车我就雇了五十多辆,马上就进来了。” 蒋明刚说完,一声汽车喇叭响,一辆带棚的崭新解放141就进了院子。 不出门就是总管的陈道立刻忙活起来了,在问明了车上装的什么物品后立刻指挥汽车停靠在一个库房门口。 随后又有汽车不断进入基地。 基地现在闲置的库房有十四个,可以一次停十四辆车。 专门蹲在外面那些打零工的人们一见又来了一个车队立刻来了精神。 给这个基地卸货钱给得多也痛快,因此小街这里聚集了超过百人的打零工人员。 经过几个月的装卸,这些人也干出了名堂,自发地成立了四个装卸队。 来活了只要头头出面一谈把活接下来回去一分配就完事儿。 这样做的好处是免除了恶性竞争也免得为了抢活儿发生火拼,再就是基本就把基地的活儿包了,外人来也别想插进来。 基本上就等于垄断了。 韩猛站在基地门口就来了一嗓子。 “来六十四个人,老规矩。” 第(2/3)页